浉河小语逢盛会 三尺讲台谱芳华
问申城春色,正谷雨,茶香迎宾客。看浉河小语,逢赛季,教师展风采。4月17日,浉河区第十二届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拉开帷幕,经过一周的紧张激烈、精彩迭出的比拼,我校参赛青年教师胡娜、谌俊均获一等奖。
胡娜《动物儿歌》
一年级语文教师胡娜带来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《动物儿歌》一课。这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,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、蝴蝶、蚯蚓、蚂蚁、蝌蚪和蜘蛛6种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。
上课伊始,胡老师让学生先在优美的音乐中引入新课,然后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,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,以“我看到了_________ ”这样的句式说话导入。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,看到图片的时候也比较有学习的欲望,举手的孩子明显多了,积极性明显高了。
课堂上,胡老师语言生动,教态自然,不是一味地分析讲解和问答,而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,在读中感悟、理解、交流。识字方面,胡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,巩固复习了象形字,还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宝宝全都归类在了一起,一些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些生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“蜻蜓、蝴蝶、蜘蛛、蚯蚓、
蝌蚪、蚂蚁”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“虫”字旁,而且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。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形声字这一类字的识记。
在训练学生朗读的过程中,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胡老师还事先准备了动物头饰,让孩子们戴着头饰进行朗读,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有节奏的朗读。
胡老师的这堂课上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,衔接流畅,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。在丰富而又合理的教学活动中,孩子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都非常高,注意力也非常集中。这是一节重过程、重发现、重主体的课,充分展示了胡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
谌俊《小鹿的减法》
谌俊老师的《小鹿的减法》一课在教学中能准确把握低年级段阅读教学目标,将朗读指导,词句训练作为重点,在教法的选择和整合教学的流程设计上,都能围绕目标,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体现以读为本,读中感悟。尤其是课后写字训练指导,扎实做好了低年级学生的写字练习。
在教学中尤其注重转换自己的角色,课堂中开始把关注的焦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,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、关心他们的价值取向、关心他们的思维历程,积极建构“以生为本”的课堂教学新文化,逐渐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引导者、合作者、创造者。
如果把一节好课比喻成一块美玉,那么要让玉石展现出剔透纯净的本质,必然是要经历打磨的。一节成功的课,离不开上课老师的努力,更离不开全体老师的支持和鼓励。在对谌俊老师的《小鹿的减法》一课备课磨课中,在杜娟副校长和二语教研组长程燕老师带领下,全组老师积极参于听课评课,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,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,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一一做出了相应的预设及处理措施。杜校长更是对教案进行了深入剖析,甚至是细致到教学设计的格式、序号和标点都成为研
讨对象。这次集体备课磨课无疑于一场头脑风暴,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。
由浉河区教研室主办的优质课比赛,目前已经举办了十二届,每一届优质课比赛,经过教研室的精心策划,都成为浉河区小学语文的盛会,持续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个互相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。多年来,我们也欣喜地听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“吱吱”拔节声,看到一批批青年教师通过赛课迅速成长,在三尺讲台上,演绎着他们为教育梦想奋斗的华章。我们相信,辛勤的汗水定能浇灌出累累的硕果,无悔的青春定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!青春万岁!
- 上一篇: 【书香校园】阅读点亮心灯 书香浸润人生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